淮海发展网-淮海经济区门户网站

刘邦用势之道的当代价值

文化旅游 2020-09-24 19:37《徐州日报》吕奕达
七年创业 十五年守业 四百年基业
刘邦用势之道的当代价值 
 
 

 

 

  ◎文 郑历兰

  徐州是汉王朝的发源地,两汉文化作为徐州的文化基因,有着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汲取的营养价值,甚至深入骨髓而不自知。这其中,汉王朝的主要缔造者、创立者刘邦,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刘邦身上有很多闪光点,仅刘邦的用势之道就有足够的启示,就足以看出汉文化有非常值得我们骄傲和传承的地方。

  刘邦是一位成功人士,这种成功非常励志,之所以励志,是因为他的起点和最后达到的顶点相差太大,超越了绝大多数人。毫不夸张地说,他是古代社会平民逆袭最成功的一位,而这种逆袭从某种角度看,古往今来无出其右,可用三个数字说明:七年创业,十五年守业,四百年基业。

  为什么是他能成就伟业?

  为什么只有他成就了如此伟业?

  他身上有什么特质?

  郭化若将军注解的《孙子兵法》认为:形,是运动的物质;势,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无所不在,那么,势也是无所不在。有物质就有运动,就有势。但凡成功人士一定是懂得用势之人。

  不知势,无以为人也。势易而未觉,必败焉。一个人,如果不明白事物发展趋势,就没有了做人处世的根基。形势有变而不能及时察觉应对,一定会失败。刘邦非常善于蓄势、顺势、借势和守势。

  蓄势——蓄个人之势

  蓄势就是积聚力量、积聚威力,在深厚积累之后释放出来。刘邦在48岁时芒砀山斩蛇起义,实属大器晚成,“晚成”之所以能“成”,是因为之前40多年他一直在有意识无意识作准备。

  蓄势的前提是明志,就是知道自己这辈子想干什么、干成什么,而且坚定地实现。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大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汉书》中用的“常”字、“大息”,表明他的志向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反复强化而来的。这表明,他有远大的人生追求,希望成为大丈夫。

  为了坚定目标,刘邦做泗水亭长时,专门跑到薛县,找人用竹皮制作一个特殊的帽子,后世称作“刘氏冠”,经常戴着,以示与平民不同。这也反映他不甘平凡。

  楚汉相争时,刘邦的敌人、项羽的谋士范增说:沛公打进关中地区之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水浒传》第一大帅哥燕青在天下第一名妓李师师的百般引诱下、在戴宗担心他“心猿意马,拴缚不定”时,不以为然:“大丈夫处世,若为酒色而忘其本,此与禽兽何异?”这句话放在刘邦身上,同样适用。

  蓄势的手段是聚力,聚集可用之力为自己所用。刘邦的队伍里面什么人都有:不问身份,官宦、平民、儒生,来者不拒;不论职业,五行八作俱备;不看德行,鸡鸣狗盗皆可入伙;不分亲疏,乡党亲朋可以,“外来户”也欢迎;不究恩怨,无论过去有多大仇,来的都是客。

  谋士张良是没落贵族失魂落魄者,萧何是县吏中的主吏掾,樊哙是卖狗肉的,灌婴是布贩子,娄敬是马车夫,彭越是强盗,曹参是狱掾,张仓是秦朝的御史,叔孙通为秦朝博士,周勃是一个编席打篓子业余时间做红白喜事的吹鼓手,韩信是待业青年加讨饭的叫花子,陈平是个“吃软饭”的,找了一个结过五次婚的富家女。刘邦把他们组合起来,各就其位,毫不在乎人家说他是一个杂牌军。刘邦真正做到了人力、财力、武力、物力,所有为我所用的一切通通拿来。

  蓄势的目的是待机。《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在讨论起义反秦的时机时,曾有门客劝说刘邦:“时可矣。”刘邦回答:“待之,圣人当起东南。”也就是他认为这时候时机还不成熟。等了不到一年,即公元前209年7月陈涉吴广起义,刘邦果决判断,机会成熟,揭竿而起,最后走向成功。

  顺势——顺时代大势

  孙中山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这是他知道资产阶级救国之路行不通之后发出的感慨。扩而用之,任何人做成事一定是顺应时代潮流。

  观中国历史,纵秦皇汉武,挡不住朝代更换,纵关口紧守,守不住如画江山。治国之策,在于因时而变、顺势应变,顺势应变的韬略中有变与不变。这里,必须把握知惧而思诫、为民而变通的原则。应变要以民众的利益为衡量标准。

  刘邦能够高瞻远瞩,看清社会潮流,民心所向,识大局,懂大理,顺应民心,敢于前进。

  他看到“苦秦苛法”给人们带来的沉痛灾难,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毅然决然加入人民起义的大潮,顺应民心的众多举措不但深得民心,而且秦朝官吏也拥护,一下子调动了绝大多数秦人官民的积极性,化阻力为助力,增强了自己的力量,也提高了自己的威望。

  刘邦进入咸阳后,采纳了樊哙、张良的意见,封闭了秦朝的府库,把军队撤到灞上。他与诸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实际上是一个新政权治国理政的立法行为。对杀人罪、伤害罪、抢劫罪进行严厉惩处,对原来暴秦的苛捐杂税、社会管控、对人民的严厉约束、对被灭六国贵族的严厉镇压全部废除,对社会进行宽松治理,轻徭薄赋,让人民休养生息。

  大汉政权能够迅速稳定社会,恢复农耕生产,积累社会财富,稳定政权,就是因为释放了老百姓的活力,从而让社会和市场恢复活力,激发社会财富创造的积极性。

  史书中记载刘邦惠民、爱民、为民的事例颇有几处,这种执政政策深得民心。

  在徐州南边的人吃米饭,北边的人吃煎饼,为什么唯有徐州这方圆一百多公里的人吃烙馍呢?烙馍,正宗徐州方言读“裸摸”,谐音其实是“捋摸”。有民间故事解释其含义:刘邦趁项羽带兵在齐国打仗,彭城空虚,就从汉中封地东进,攻下项羽的国都彭城。项羽立即带五万大军回来救援。刘邦为了保存实力,下令军队迅速后撤。徐州百姓受尽了项羽军队烧杀之苦,仇恨项羽,拥护刘邦,眼见刘邦军队没有吃饭就要走,非常痛心,就想办法尽快做饭。这时,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媳妇想出了好办法:她把小麦面和得软软的,用小棍子擀得薄薄的,让人架起一块薄铁板,在下边烧火,馍往上一搭,一翻一正,就熟了。大家纷纷效仿,很快做出了大量烙馍,让汉军吃饱喝足、带足干粮才出发。烙馍技术就在徐州大地传承下来了,尤其是烙馍卷馓子,就是人民爱戴刘邦的一个典型事例。

  守势——守已有之势

  《孙子兵法·形篇》:“不可胜者,守也。”取守势时,应将守势作为争取攻势的一种策略、一种手段,守住所有一切。刘邦作为汉朝的第一位皇帝,理所应当地期望汉朝江山可以千秋万代永世赓续,他通过两个制度顺利地保住江山并使之传承。

  和亲制度——外部环境要稳。汉初,由于战争破坏,经济亟待恢复,政权尚不巩固,中央政府无力对匈奴作战。平城、白登之战,刘邦险些丧命,无奈之下采用娄敬的和亲政策,把汉朝公主嫁给单于,与匈奴约为昆弟,并开放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匈奴的侵扰。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选择和平政策一定是有利于普通百姓的,昭君出塞结束了一百多年的武装冲突,徐州名人解忧公主也是在此政策下应运而生的和亲公主。

  商山四皓——世袭人选要准。刘邦晚年的宠妃戚夫人育有一子,言谈举止都有刘邦风范,她仰仗自己得宠,日夜颦眉泪眼,求刘邦易太子为己子。刘邦不免心动,更因为太子刘盈秉性柔弱,不像自己豁达,索性趁早废立,保全社稷。吕雉听闻风声,求教于张良,请出不轻易出山的四位隐士——商山四皓,以使太子在朝廷的地位显得益发庄重而不可动摇。刘邦知道吕后的势力已经足够为他的儿子保驾护航,而戚夫人却毫无实力,从保江山的角度他一定会维持现状。刘邦对后世的安排,使大汉延续了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统一王朝。

  借势——借他人之势

  归根结底,借势是一种“造主势+借外势”的组合,先要自己主动造一个小的势,以便借助外物的更大势能。借势的前提有三个:发现外势、认识外势、能造主势。借局布势,力小势大。认清所处的时代,拿捏周围的力量,借一切外力为我所用,实现自己的抱负。

  刘邦在与秦朝斗争中,利用了项羽与秦朝的正面战争,在统治国家时,非常睿智地没有折腾,而是沿袭了秦朝的制度。

  中国历史上分为周制(分封制)和秦制(郡县制)。嬴政作为始皇帝,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为之后几千年的统治定下基本框架,尤其是统一江山,顺应时代必然。但是全国人民的心理准备并不充分,长期封建割据形成的地域间的心理隔阂并没有消失,疆域统一了,制度上开始统一尝试了,但是人们的心理认同感没有,人心上没有得到统一。汉皇朝统治的四百年间,刘邦及其子孙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统一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汉武帝时期所实行的促进统一和集权的政策,更是进一步加强了全国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的联系,使秦皇朝统治时期还存在的地域的心理阻隔基本消失。

  汉承秦制,说明秦皇朝的覆灭主要是政策的失误而非根本政治制度的弊端,因而刘邦君臣继承了体制、刷新了政策。刘邦及其后继者继承和发展了秦朝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的中央行政制度,郡国并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县乡亭里什伍的基层管理制度,由一套选举、罢免、升降、奖惩法规组成的官僚制度,以及税收、财政、徭役和兵役制度等。与此同时,萧何损益《秦律》,制定了汉朝的《九章律》,叔孙通等人制定了朝仪等礼乐制度,张仓等人制定了历法和度量衡等各种章程,韩信等人制定了军法。由秦朝首创、汉朝完善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各种律法制度,作为一种模式被历代封建皇朝所继承。

  用势是政治家们必备的素质。孙子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古人说得好: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目前正是形势发生改变之时,如何蓄势、顺势、借势和守势值得各级决策者和专家们好好研究。

  要达到驾驭无常形、无常势的环境和局势,应该洞悉事物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深明博察,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事物发展的规律,擅于驾驭自己所处的现实环境和复杂因素,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为徐州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主任、教授)


淮海发展网 指导单位:
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办公室
淮海经济区联络处
学术支持:淮海发展研究院
Copyright @ 2022 淮海发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09663号-2

联系QQ: 2770023341 邮箱地址:cxzg88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