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发展网-淮海经济区门户网站

淮北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成效掠影

智库●观察家 2021-01-19 12:37淮北市人民政府网影响

“十三五”以来,我市牢固树立工业强市理念,保持转型发展定力,着力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平稳发展、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在去产能、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市紧盯目标不放松,强化措施不懈怠,“十三五”期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预计年均增长2.2%。五年来,新增规模企业339家、私营企业30813户、个体工商户89886户。深入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企业效益。五年间关闭矿井9对,产能退出1109万吨。三年出清“僵尸企业”162家,盘活土地10855亩。规上企业利润总额从2015年底的41.1亿元,提升到目前的109.4亿元。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在制造业企业大量退库及企业竞争力整体下滑的背景下,我市对接国家、省重大发展战略,精准谋划传统产业改造升级。2019年非煤工业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到67.7%,预计2020年仍保持67%左右。近五年,我市重点支持新型煤化工、陶铝新材料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等“四基一高”产业发展,引进了润岳科技、建业科技和英科医疗等一批优质企业。战新产业产值增速从2015年的6.5%,提升到目前的31.2%,占规上工业比重22.3%,拉动规上工业增速5.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从2015年的2.7%,提升到目前的12%,增速高于规上工业9.2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4.3%。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依托骨干企业,推进技术改造、招大引强,拉长做强产业链,促进产业链、价值链攀升,加快由粗放投资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平山电厂一二期、英科医疗一期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50万吨焦炉气综合利用、口子年产2万吨大曲酒等项目加快推进,五年共实施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项目811个,技改投资年均增速约15.12%。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根基不断稳固,呈现出“56789”的特征。现有私营企业35636户、个体工商户172680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00家。

发展层次不断提高。开展质量品牌升级行动,五年新增省级技术中心41家,新产品43个、“安徽工业精品”22个。引导企业由生产型向研发设计和制造服务两端延伸,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增加到6家、服务型制造企业(平台)5家。完善“网路”基础设施,5G通信基站站址规划通过规委会,建成5G基站820个,实现全面商用。实施两化融合专项行动,上云企业150家,43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标准评定,获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6个。鼓励企业开发智能终端、软硬一体化等新产品,18种产品、5个体验中心分获省级信息消费创新产品和体验中心。

发展内涵不断提升。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行动,推进电力、水泥等重点行业绿色节能改造,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省级绿色工厂9家。平山电厂二期1×135万千瓦新型燃煤机组煤耗251克/千瓦时,树立世界绿色标杆。引导企业加强节水管理和技术进步,13家企业成为省级节水型企业,淮北砼友乐环保装置入选国家2019年节水工艺、技术和设备目录。培育再生资源骨干企业,年均利用煤矸石、瓦斯、余热余压等发电节约标煤180万吨。59家企业(技术、产品、项目、公司)入选省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百”推介目录。

五年风雨兼程,五年砥砺前行,我市工业经济不断开拓创新,展现着新姿态、新面貌。站在“十四五”新起点上,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步伐坚定,抓产业基础再造,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抓科技创新引领,抓“群主”“链主”企业培育,抓重点项目支撑,抓民营经济拉动,抓数字经济赋能。力争到2025年,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2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稳定提升,加快构建具有淮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个十百千”引领发展、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工业运行提质增效的发展新格局。

淮海发展网 指导单位:
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办公室
淮海经济区联络处
学术支持:淮海发展研究院
Copyright @ 2022 淮海发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09663号-2

联系QQ: 2770023341 邮箱地址:cxzg88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