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发展网-淮海经济区门户网站

牛郎织女鹊桥会 星空下倾听汉代的美丽传说

文化旅游 2020-08-20 21:20《徐州日报》吕奕达
牛郎织女鹊桥会 星空下倾听汉代的美丽传说 
 
 

 

  古代星图中的牛宿、女宿、河鼓、织女。
  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牛郎织女相会”图。

  ◎文/图 武利华

  编 前

  今年的8月25日,中国的情人节“七夕”即将到来。仰望夜空,群星交织,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隔河相望。作为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说之一,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民间代代传诵,寄予了人们丰富的想象、美好的情感。

  每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都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传说自汉即有流传,被汉画形象地记录下来,并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让我们随徐州汉画专家一起,倾听汉代人的浪漫“讲述”。

  斗转星移,陈说人神爱恋别离

  七月的夜空,织女星升到了一年当中的最高点,人们夜观天象,最显眼的便是天河阻隔的牛郎和织女星。“斗转星移”本来是一个自然的天象,被人们赋予了神奇的想象,成为一段爱情的佳话,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西周时候就有了,《诗经·小雅·大东》中有一段文字:“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诗经》中的这段文字虽然还看不出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但是牛郎织女的传说已经有了文学创作的原型。承续着《诗经》的这首诗,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有了更感人的情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到了东汉时期,人们认定了七月七日是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我们可以从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中得到证实:“七月七日,曝经书,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说:“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牛郎、织女原本是两位星神之间的恋爱故事,在民间的传说中被演绎为人神之间的爱情佳话,成为千古绝唱。

  除了文献的记载,汉代还有许多牛郎、织女的图像叙事。据史书记载,笃信“天人感应”的汉武帝在长安附近开凿了昆明池当做天河,在池畔的两端树立了牛郎、织女圆雕石像,此石像现在仍存于陕西庆安县斗门镇。汉代班固《西都赋》云:“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

  在古代星象图中,人们将点点繁星用假想的线条连接起来,发现它们与人间的一些图像相似,如二十八宿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人们称之为“四象”。

  在玄武七宿中第二宿有星六颗,似牛角,称为牛宿,其职能是“主牺牲事”;玄武七宿中第三宿有星四颗,形状如箕,称为女宿或婺女,其职能是“主布帛制裁”。

  在牛宿和女宿北面天河的附近,还有两组星宿,天河的西边的三星呈一字形,称为河鼓星,民间称为牵牛星、扁担星;天河东边的三星呈三角形,称为织女星。

  “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应该是天河两岸的河鼓(牵牛)和织女星。《史记·天官书》记载,“河鼓三星,在牵牛北……自昔传牵牛织女七月七日相见,此星也。”  

  石上传情,徐州汉画独具一格

  在全国发现的汉代壁画和画像石中牛郎织女的图像有10余幅,有的侧重表现天象中星象位置,有的是侧重表现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

  陕西靖边县渠树壕壁画墓的牛郎织女图,牛郎的头上方有三连星,牛郎牵着一头白色的与织女隔河而望;织女头上方有三角形连星,织女坐在织机上正在织布。牛郎与织女间绘有黑色的飘带表示天河。这幅图像中表现的内容与乐府诗“遥遥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的意境完全相同。

  陕西定边县郝滩东汉壁画墓中的牵牛星造型独特,一红衣男子在牵牛,牛背上有一个硕大的圆鼓,河鼓三星中的“河鼓二”为全天最亮的一等星之一,这幅图像表现的是 “河鼓三星,在牵牛北,主军鼓”,中间的亮星为大将军。在民间的传说中,中间的亮星是牛郎,两边的小星是牛郎织女的儿子。

  山东孝堂山祠堂的牛郎织女图,靠近日宫的位置为织女星,一女子坐于织机上纺织。在靠近月宫的位置还有一组直线三星,是牵牛星,这与张衡《西京赋》所说的“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日月于是乎出入,象扶桑与濛汜”的情景相同。

  四川郫县二号石棺盖石上刻有青龙白虎戏璧图和牛郎织女画像,牛郎举鞭牵牛作奔走状,织女执梭回首面向牛郎站立。这幅画面表现的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

  1935年南阳卧龙区白滩出土的“牛郎织女”画像石,画中部刻一白虎昂首张口作奔走状,虎身上方横列三星相连当为西宫七宿中的参宿。画左上端刻一兔,兔周围环绕相连七星即西宫七宿中的毕宿,表现是“月离于毕”的祥瑞天象。画左下角四星相连成四边形,内有一女子侧面跽坐,应为玄武七宿中的婺女。画右端刻一男子牵牛,牛上方横列三星相连,应为牵牛星。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馆藏的“牛郎织女相会图”汉画像,构图模式与以上举例中的画像并不一样,它采用了象征意义的手法,将牛郎、织女的故事画在天庭之中。画面中没有具象的牛郎和织女,只有象征意义的星象图和鸾凤。由于这幅图含蓄隐涩,使得很多人不知道它的隐秘含义。

  这幅画像出土于睢宁县张圩一个单室小墓中,画面中间为一对高耸入云的阙门,应该是天阙或天门。《楚辞·九歌·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在牛郎织女的神话中,“天阙”象征着将牛郎织女相隔的天河津关。

  天阙的右面是织女星,这里没有出现具象的织女,只是画出织女星座的三连星,星座下有一戴胜鸟,这个大鸟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织衽鸟”。织衽鸟头戴华丽的大冠,这里以戴胜鸟和三连星象征织女。

  天阙的左面画着一字相连的三连星和一对交颈的凤鸟,三连星就是形如扁担的“河鼓星”。鸾凤交颈作为象征符号表现了夫妻团圆、幸福美满,象征着牛郎织女相会的情节。

  从徐州出土的这幅汉画可以看出,隐喻和象征不仅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修辞、表现手法,同样也是绘画创作上的艺术语言。  

  七夕相会,千古佳事饰梦红尘

  牛郎织女相会是一段浪漫的神话,那么为什么要把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定在七月七日呢?《三国会要》引晋周处《风土记》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七月七日为良日”,故把它作为庆贺秋收的吉庆日子。

  七夕是民俗活动的乞巧节,《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七月七日是人神相会的日子,《博物志》《汉武故事》《汉武帝内传》都记载了汉武帝与西王母在七夕之夜相会的故事。

  “七夕”还来源于古人对时间数字的崇拜。古人把数字分为阴、阳,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所有重要的节日都定在奇数的阳日。

  科学家测定牛郎星和织女星之间的距离16.4光年,牛郎和织女两星相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了使这段故事完整起来,出现了喜鹊搭桥渡河的桥段。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十六“填河乌”引《淮南子》曰:“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岁华纪丽》“七夕”引《风俗通》云:“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宋罗愿《尔雅翼》云:“涉秋七日, (鹊)首无故皆髡。相传以为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乌鹊搭桥、七夕相会情节的加入,标志着牵牛织女神话的最终成型。

  两宋时期,牛郎织女传说及七夕节俗活动盛况空前,《东京梦华录·七夕》记载了宋东京七夕节俗的繁荣场景。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对宋代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宋代计有《鹊桥仙》词牌180多首,其中三分之一的作品与牛郎织女故事直接相关。最著名的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作者系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原馆长,研究员,中国汉画学会名誉副会长,江苏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淮海发展网 指导单位:
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办公室
淮海经济区联络处
学术支持:淮海发展研究院
Copyright @ 2022 淮海发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09663号-2

联系QQ: 2770023341 邮箱地址:cxzg88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