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慈心,百万善举 ——邳州市慈善总会“百万助学”照亮学子梦想之路
“去年我考上扬州大学,因为父亲早逝,母亲患病且没有固定工作,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整个家庭都被经济压力笼罩。是慈善总会的帮助,让我如愿走进了大学校门。”8月26日上午,邳州市慈善总会募捐救助部李研来到欣欣(化名)家中,为她送上新学期的暖心慰问品。
在邳州,还有许多像欣欣一样家境困难却品学兼优的学子。为了让他们安心学业、茁壮成长,日后成为建设家乡的中坚力量,自2020年起,邳州市慈善总会启动“百万助学”项目,至今已助力1000多名学子圆梦大学,逐渐打造出“启善圆梦”与“圆梦助学”两大品牌,温暖了整个社会。
启善圆梦:点亮高中学子前行之路
高中,是青春奋斗的关键阶段。然而,不少孩子却因家境贫寒,无法全心投入学习。
为此,邳州市慈善总会联合市教育局、江苏省运河中学共同推出“百万助学”项目——“启善圆梦”计划。从2023年开始,每年在运河中学遴选100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高中生,按照每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进行资助,连续资助三年,直至他们顺利完成高中学业。
来自陈楼镇杜村的小松(化名),因家庭经济困难,成为邳州市慈善总会“启善圆梦”计划的受助者之一。
“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一直担心生活费和学习资料费太高,会给生病的母亲带来更大的负担。现在有了这份资助,我就可以更专注学业,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提升成绩上,努力考上更好的大学,将来回报社会。”刚升入高三的小松(化名),得知受到邳州市慈善总会资助后,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
运河中学教师王超对“百万助学”项目感触颇深:“受资助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改变非常明显,以前因为经济紧张,生活非常拮据,性格沉默内向;现在有了资助,脸上笑容多了,和同学交流更加自信了。有的孩子还会主动找我聊天,说以后也要考师范,像老师一样帮助更多的学子、回报社会。”
“百万助学”项目不仅为困难学子带来了物质的帮扶,更多的是带来了精神上的鼓舞。许多孩子会因为家庭条件差而自卑,如今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爱心人士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会逐渐树立起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
圆梦助学:为准大学生插上梦想翅膀
从高中步入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但仍有一些优秀学子因为经济原因与大学失之交臂。邳州市慈善总会“百万助学”项目之“圆梦助学”计划,正是为他们扫清障碍、点亮前程的一盏明灯。
家住天鸿世纪城小区的明明(化名),父亲十年前病故,母亲独自扶养他和两个姐姐,还要照顾年迈的奶奶。今年,他以527分考取江苏海洋大学。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暑假期间他一直坚持送外卖赚取生活费。
8月26日下午,邳州市慈善总会募捐救助部部长李研把5000元助学金交到明明的手中:“这是我们一点心意,希望你进入大学后继续努力学习,学业有成后回报家乡、贡献社会。”明明双手接过“圆梦助学金”,眼眶湿润,坚定地表示:“入学后一定刻苦学习,用更好的成绩报答这份深情。”
江苏省运河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刘磊表示:“慈善总会的‘百万助学’项目分别面向家庭困难的高中生和大学新生提供资助,真正做到了帮在实处、暖在心里,我校受助学生的平均成绩提升率比普通学生高30%左右。另外,这个项目已经成为我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教育更有温度,让每个孩子都能站在追梦的起跑线上。”
多年来,邳州市慈善总会一直致力助学活动,积极开展百万助学项目,目前已经形成两大核心子项目:一是“启善圆梦” 计划,聚焦高中阶段学子,从 2023年起,在我市运河中学高中部每年共选出100名品学兼优的家庭困难学生,按照每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进行资助,连续资助三年直至高中毕业。二是“圆梦助学” 计划。面向我市孤儿、城乡低保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低保边缘户家庭以及困境学生中的当年大一新生进行资助,一次性资助每人5000元。
邳州市慈善总会秘书长常夫勇向记者介绍:“这两个计划凝聚了社会爱心共识,带动更多爱心企业、爱心个人参与教育公益,传递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夯实了城市人才的根基,受助学子成长后反哺社会,为家乡发展注入活力,也让困难家庭看到了希望。”
邳州市“百万助学”项目,既解决了优秀高中学子求学的生活压力,又打通了准大学生们校园的追梦通道。这不仅是在资助一个学生,更是在温暖一个家庭、振兴一方教育——这是一份真正深远而动人的慈心和善举。(徐州日报:于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