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发展网-淮海经济区门户网站

让美丽徐州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鲜明底色

协同资讯 2020-08-28 21:40《徐州日报》吕奕达
——解读《关于加快推进美丽徐州建设的意见》
让美丽徐州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鲜明底色
 
 
  ◎徐报融媒记者 甘晓妹 魏宁 见习记者 王强
  日前,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美丽徐州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美丽徐州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
  意见提出,按照“坚持理念先行、样板引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可观可感,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坚持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将美丽徐州建设作为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的重要内涵和重要方面,以建设生态发展体系、美丽公园城市、美丽田园乡村和美好文明家园为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努力让美丽徐州成为徐州高质量发展的最鲜明底色,成为“强富美高”的最直观呈现和区域样板的最靓丽展示。
  ■关键词:生态经济体系
  【目标】
  以生产方式变革引领美丽徐州建设,加快发展动能转换,统筹推进新兴产业绿色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路径】
  构建创新驱动的绿色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绿色创新企业培育行动,培育一批绿色技术创新龙头企业和绿色工厂。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提升四大新兴主导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加快发展美丽经济,打造绿色地标企业。深入推动传统产业与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技术融合发展,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绿色产业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智慧农业,力争到2025年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75%以上。
  打造清洁高效的绿色资源体系,加快建设清洁能源,深入推进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建设;加快建设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扎实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和“无废城市”建设,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低碳城市建设体系,健全绿色基础设施,推行绿色城市规划、绿色产业规划、绿色交通规划,推广绿色居住、绿色建材。
  培育节约健康的绿色消费体系,开展绿色家庭、学校、社区、商场、餐馆等创建行动,以创建“世界美食之都”为牵引,打造美食、休闲、生态等消费品牌,构建时尚购物、美食体验、文化创意、康养度假、夜间经济等旅游产品体系。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
  【目标】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擦亮“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城市名片,夯实美丽徐州生态本底。
  【路径】
  狠抓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纵深推进“六项治理”,降低PM2.5和臭氧浓度,到2025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以上,到203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持续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严格饮用水源地保护,到2025年全市国考断面三类水质比例提高到82.3%,到2035年达到100%。
  徐州空气质量持续优化。徐报融媒记者 许晨 摄
 
  (上接01版)
  系统推进生态修复和建设。深入实施《徐州市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和《徐州市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形成具有鲜明徐州特色的生态修复治理模式。开展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京杭大运河徐州段、黄河故道生态长廊建设。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三年内新建26个湿地保护小区,并将自然湿地保护率提升至60%。深入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计划”,到2025年完成成片造林30万亩、改造山林林相3万亩,新建省绿美村庄225个。
  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作用,完善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巩固提升联合国人居奖创建成果。
  ■关键词:美丽公园城市
  【目标】
  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进人、城、境、业和谐统一,促进新型工业化、绿色城镇化、治理现代化同步发展,建设美丽宜居的现代公园城市。
  【路径】
  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规划,建立健全市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形成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加快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国土空间格局。
  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着力构建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推动铜山区、贾汪区与中心城区有机融合,支持5个县域中等城市提升功能,鼓励有条件的重点中心镇发展成为现代新型小城市,培育一批有活力、有魅力的特色小城镇。提升城市东南片区、大郭庄片区、吕梁山片区、北部生态新城片区等规划水平,形成多层次网络化差异化发展的城市功能区。
  完善城市功能品质,健全城市“10分钟公园绿地服务圈”,积极推进垃圾分类,补齐垃圾处理设施短板,到2025年全市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体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到95%。推进城市生态创建,高水平办好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到2025年实现国家园林城市(园林县城)全覆盖,县(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以上。
  健全现代城市治理体系。深化“百姓城管”品牌建设,健全“大城管”机制,用“绣花”功夫抓城市治理。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大脑”建设运营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科学化治理水平。进一步健全“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
  ■关键词:美丽田园乡村
  【目标】
  加快建设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美丽田园乡村,推动形成繁华都市与田园乡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城乡发展格局。
  【路径】
  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积极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力度,到2025年全市80%的行政村建有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及配套管网,自然村、农户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大幅提高。推进农村地区水污染综合整治和长效管护,到2023年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入开展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积极开展绿色村庄建设。
  深入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高水平编制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分类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打造田园生活、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历史文化传承等多层次的特色镇、村,到2025年建成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150个,形成具有徐州特色的乡村田园景观。创新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机制,深入推进“三乡工程”,推动人才、资本等要素下乡。
  加快改善农民住房条件。鼓励各地按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标准,改造和新建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增强公共服务和社区管理功能,同步谋划产业发展和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吸引留乡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拓展乡村经济发展空间,提升乡村整体发展水平。
  ■关键词:美好文明家园
  【目标】
  围绕持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乡风文明水平,推动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建设文化繁荣、精神富足、风尚昂扬的和谐美丽大家园和幸福美好大家庭。
  【路径】
  充分彰显徐州文化特色,全力打造汉文化、运河文化、乡村文化三大城市文化名片,加快建设世界级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全力推进“老徐州记忆文化名片”建设,推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水利风景区、美丽库区、生态美丽河湖建设,全面展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水韵特色。
  聚力打造区域文化高地,高水平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培育塑造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标识,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示范段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徐州样板”。
  大力弘扬健康文明新风。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到2025年实现两个以上县(市、区)创成全国文明城市,65%以上行政村(社区)创成县级以上文明村(社区)。持续推广马庄经验,积极培育文明乡风。积极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引导群众养成拒绝餐饮浪费、节水节电节气、垃圾分类投放、使用公勺公筷、拒吃野味、绿色出行等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淮海发展网 指导单位:
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办公室
淮海经济区联络处
学术支持:淮海发展研究院
Copyright @ 2022 淮海发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09663号-2

联系QQ: 2770023341 邮箱地址:cxzg8899@163.com